乾县有名秦腔演员有哪些

时间:2025-01-19 21:30:30 娱乐杂谈

陕西乾县作为秦腔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秦腔演员。以下是一些来自陕西乾县的秦腔演员:

殷守中:

1923年生于陕西省乾县,秦腔名老艺人,工花脸。1938年进晓钟社学艺,1952年任永寿县剧团团长,1957年到咸阳地区人民剧团。

阎更平:

1918—1982,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长安曹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他十四岁时入甘肃平凉平乐社第二期学艺。

屈连英: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生于1969年,陕西乾县人,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宁夏秦腔剧院艺术总监,师承前辈名家丁醒民,主工须生老生。1984年入乾县戏校学艺,毕业后进入银川市秦腔剧团,后改制为宁夏秦腔剧院。代表作主要有《清风亭》《生死牌》《狸猫换太子》《五典坡》《打镇台》《杀驿》《放饭》等。

郭军: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演员,主工文武小生。2014年拜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李东桥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

孙存蝶:

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生于1960年,陕西户县人。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演员,西北名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他就是当年彬县剧团的著名丑角演员王喜中。王喜中,又名王希,陕西乾县城关镇花口街(村)人,乾县晓钟社第一期学员,著名秦腔丑角演员,人称“活眉毛”。

张虹:

女,原咸阳大众剧团,优秀秦腔旦角。生在陕西乾县,已故秦腔大师郭明霞的入室弟子,得意门生郭派艺术的传人。她的唱腔高昂深厚,刚柔相济,富有韵味,行腔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发音收韵,朴实深沉,耐人寻味。表演细腻,独具风采。尤其张虹在《四贤册》《铡美案》《赶坡》等秦腔传统戏中的精彩唱段,更是深得恩师郭明霞真传。

李苏迎:

曾是陕西乾县剧团的演员,主攻红生,代表作品有《朱春登哭坟》《下河东》等。

郭鹏:

2001年生,陕西乾县人,因父母和姑妈都是从事秦腔的专业演员,自幼受家族的熏陶影响喜爱秦腔。于2010年跟随郝叶伦启蒙练功,从此搏击酷暑,熬战严冬,在练功场踢腿、拉大顶、跑园场,勤学苦练基本功。于2012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十期学员训班学习戏曲专业,主工文武小生行当。曾得到京剧名家樊琦、刘国祥及秦腔名家杨荣荣、王航、李小青、武永安等老师教授指导。

商芳会:

1969年出生于陕西乾县梁村槐家村,被称为“秦腔超女”。2002年荣获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戏迷大叫板”二月份周、月冠军以及年终优秀奖,初步被观众认知。此后演出不断,备受观众喜爱。

王定乾:

1932—2009,甘肃省著名秦腔艺术家、导演,陕西省乾县人,十一岁考入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师从刘毓中先生,工须生。1946年参加第一野战军第三军七师文工团,1950年调军部文工二队,1952年集体转业到张掖地区七一剧团,曾任该剧团团长。他戏路很宽,文武不挡,而且能演能导。成功的塑造许多个性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代表剧目有《周仁回府》《三滴血》《拆书》《逃国》《杀驿》《祭灵》《游龟山》《打镇台》,现代戏有《两颗铃》《蝶恋花》《江姐》《党的女儿》等。

这些演员在秦腔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传承了秦腔艺术,还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