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用法是指 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带有谓语动词所具有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这种用法中,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动作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称为意动关系,其中的“意”即为主观认为或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
意动用法可以分为两类:
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例如:“邑人奇之”中的“奇”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以……为奇”。。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有些形容词用作动词时,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邑人奇之”中的“奇”也可以理解为“认为……怎么样”。
在翻译时,意动用法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或“把……当作……”等。
例如:
“吾以汝为君子”(“以……为”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认为你是君子”)
“邑人奇之”(“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邑人对此感到惊奇”)
总结:
意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通过这种用法,主语能够主观上对宾语进行评价或看待,从而赋予句子更为生动和形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