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主要原因在于 油的密度比水小。当水浇到油火上时,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水会迅速沉到油层底部,形成“水褥子”而非“水被子”。这样,水不仅不能有效隔绝油与空气的接触,反而会使油层上涨并可能溢出,导致着火的油四处飞溅,从而增加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势更加猛烈。
此外,当油锅或油桶内的油温超过水的沸点(100℃)时,水会迅速沸腾并汽化。这个剧烈的气化过程不仅不能有效隔绝空气,反而会将油带入空气中,形成油水混合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可能引发爆燃。
因此,当油着火时,应避免使用水进行扑救,而应采取其他措施,如使用锅盖盖住油锅以隔绝空气,或者倒入冷食油、湿毛巾等物品来冷却灭火。在处理油锅起火时,迅速盖上锅盖是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