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资源匮乏: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其工业发展和军事扩张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美国的禁运政策切断了日本94%的石油供应,这使得日本难以维持其在中国的战争,更无法继续进行扩张。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日本迫切需要获取新的资源来源地。东南亚地区的英荷殖民地拥有丰富的石油、橡胶等资源,成为了日本的目标。
消除障碍:
日本清楚地意识到,进攻东南亚必然会招致美国的军事干预。为了扫清南下扩张的障碍,日本决定先发制人,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无法干涉日本的军事行动。
迫使美国谈判:
日本希望通过偷袭珍珠港,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美国与其谈判,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霸权地位。他们试图通过一场速战速决,以武力胁迫美国接受其扩张政策。
帝国野心和军事主导:
日本军国主义者怀有称霸亚洲的野心,他们渴望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需要建立绝对的军事优势,而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战略态势的考量:
日本的战略动机在于冲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久以来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全面改变已然存在的力量均衡态势。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觉得,别光等着美国把打仗的准备都弄好,还不如自己主动去进攻,争取先下手为强,在很短的时间里尽量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作战力量给削弱了,给后面的军事行动打下好基础。
综上所述,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其为了消除资源匮乏的瓶颈、消除北方的美军威胁、实现其在亚洲的扩张野心以及建立军事优势而采取的一次军事冒险行动。尽管这一行动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战术成果,但从战略层面来看,它为日本的最终战败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