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如浆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因恐惧、紧张或惊恐而汗流如注的样子。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原文中钟毓在回答魏文帝的问题时使用了这一表达,描述了自己因害怕而汗流如浆的状态。
具体来说:
成语解释:
汗出如浆,意思是害怕得发抖,汗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出来。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钟毓在见到魏文帝时,因害怕而汗出如浆。
近义词:
汗如雨下、挥汗如雨。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心情。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的生理反应,通过汗水的流淌来表现内心的恐慌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