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是一种 特殊的墓葬形式,主要出现在秦汉时期,尤其在西汉时期极为盛行。这种葬制是帝王、后妃和诸侯贵族的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属于高等级葬制。
材料和结构
黄肠:指的是黄心的柏木,这种木材在古代被认为是质地坚硬、耐腐防虫的珍贵材料,象征着永恒和尊贵。
题凑:是指木头的摆放形式和结构,具体来说,是将柏木的端头向内排列,形成厚木墙的结构。
历史发展
黄肠题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秦时期,但在西汉时期达到了鼎盛。
根据《汉书·霍光传》的记载,黄肠题凑是天子礼葬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一同构成了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
功能和象征意义
黄肠题凑不仅用于保护棺木,防止其受到损坏,还象征着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和地位。
使用黄肠题凑的葬制,一方面体现了古代厚葬的风气,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复杂工艺。
实例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石景山区老山汉墓以及江苏高邮的西汉中晚期某代广陵王或王后墓等,均保存有较为完整的黄肠题凑结构。
综上所述,黄肠题凑是一种用黄心柏木构建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葬制,主要出现在西汉时期,是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重要葬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