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是一种 古代的长柄打击兵器,其形状类似于杵或杖,通常由竹或木制成,一端有棱无刃。它主要用于防身自卫、击打和刺杀,也可以作为军队战车上的装备。殳在先秦时代非常常见,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的武器。
殳的形态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在春秋晚期,殳主要用于车战,其结构也更加复杂,有的殳头装有青铜制成的锋刃,以增加杀伤力。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使得其具有更强的打击和防御能力。到了战国末期,随着其他兵器的普及,殳逐渐演变为仪卫所用,其前端锐利的锋刃被去除,形制也趋于简约。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殳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殳实物的重要信息。这些殳通常长丈余,无锋刃,主要用于砸击和刺杀,有的还带有装饰性的纹饰。
综上所述,殳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古代兵器,其使用贯穿了先秦时代的各个阶段,从战车的装备到仪仗的用途,殳在古代军事和礼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