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是一种 用线绳抖动使其飞速旋转而发出声响的玩具,多以竹木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空竹有多种形式,包括单轮和双轮,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空竹游戏一般称为抖空竹,也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嗡子,江南又称之为扯铃。
抖空竹最早是由民间游戏“抽陀螺”演变而来的,空竹两端圆碗状,用线扯动空竹转动并且会发出响声。空竹名称的由来,与其制作原材有关,原始空竹由竹木制成,中间部分为空心,因而得名“空竹”。现在一般用橡胶塑料材质居多。
空竹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三国时,曹植曾作《空竹赋》。从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述的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以及明定陵出土的文物考证,可知“抖空竹”在汉族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技法多样,掌握的花样技法就有100多种,还有双人、多人等众多集体花样。空竹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娱乐价值、健身锻炼价值和社会民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