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习,也称为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一种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获取信息,并通过大脑加工、辨析、内化后,将习得的行为反映在自己的动作、行为和观念中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个体直接进行行为尝试或受到直接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和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观察学习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班杜拉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形成的,这一过程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具体来说,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注意过程:
观察者集中注意力于榜样行为,选择性地获取信息。
保持过程:
观察者将获取的信息以符号形式储存于记忆中,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生成过程:
将记忆中的信息转化为适当的行为,再现以前观察到的行为。
动机过程:
在特定情境的诱因作用下,观察者表现出习得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条件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榜样的特征和社会环境,而内部因素则涉及观察者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和价值取向等。
观察学习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动物,是连接行为、思考和学习的重要桥梁。通过观察学习,个体可以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解决难题,并获得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