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是一个 含有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光鲜但行为卑劣的人。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一样卑劣。
成语来源
“衣冠禽兽”一词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在明代,文官和武官的官服上分别绣有禽兽图案,以显示他们的等级。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最初,这个词是一个赞语,表示对官员的羡慕和尊敬。然而,到了明朝中晚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许多文武官员道德败坏、欺压百姓,老百姓开始用“衣冠禽兽”来形容这些官员,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成语用法
“衣冠禽兽”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通常带有贬义。例如:
1. 他看起来相貌堂堂,竟会做出如此败坏伦常的事,简直是衣冠禽兽。
2. 那些贪官污吏,表面上衣冠楚楚,实际上却贪婪成性,简直就是衣冠禽兽。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反义词:正人君子
历史演变
明代以前:这个词是褒义词,用来形容有地位、有能力的官员。
明朝中晚期:由于政治腐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贬义词,用来形容道德败坏的官员。
清代以后:这个词一直沿用贬义,成为形容品德败坏之人的常用语。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衣冠禽兽”这个成语的历史演变和用法,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