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是中国政府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简政放权
定义:简政放权是指减少行政审批,将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交给市场、企业和个人,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目标: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措施: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等。
放管结合
定义:放管结合是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目标: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便利企业和公众办事创业。
优化服务
定义:优化服务是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为企业和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
目标: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提升企业和公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总结:
“放管服”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方面的措施,旨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