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有道, 通常理解为道德和正义。道义是指道德义理,是做人的约束、规范、规矩,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道义要求遵守诺言、履行盟约,注重个人的宗教功修和道德修养,在逆境中不断砥砺自己的情操。同时,道义也包含了一种责任与担当,即要有当主人的意识,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
在具体语境中,“道义有道”可能还包含以下含义:
盗亦有道:
这是“道义有道”的一种引申义,出自《庄子·肢箧》,意思即使是强盗也有强盗的原则,有时也要讲究道义。
因时因事因人而为:
道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环境和对象来灵活调整。例如,秀才遇到兵时,可能无法通过讲理来解决问题,此时需要采取其他方式。
江湖义气:
在一些文化背景下,道义还可以指江湖中的义气,如偷富济贫等行为。
综上所述,“道义有道”主要强调的是道德和正义,但在具体应用中,它也可以包含一些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