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执行标准是指 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加工、制造、检验、使用等方面所遵循的技术规范或要求。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或标准化组织制定,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执行标准分为以下几类:
国家标准
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制定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务院批准发布,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低于其要求。
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
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适用于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
由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
企业标准
由企业制定,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商品上的“执行标准”可以是企业自行选择的,行政机关只能审查企业的产品是否执行合法的标准,并不证明企业的产品一定执行了该标准,但在产品检验时,应选择企业声明的执行标准。
因此,商品执行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标签上的执行标准号来判断商品的品质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