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定义:按照事物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的条理,即按时间的先后为说明的顺序。
标志:年、季节、月、时间、朝代等。
作用:过程清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空间顺序
定义:按照事物的空间结构来说明,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由近及远,从整体到局部等。
标志:方位词,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内外远近、前后等。
作用:能把复杂的事物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
逻辑顺序
定义: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常用于事理性说明文。逻辑顺序主要有八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一般到个别、从总到分、从整体到局部等。
标志: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先、后、然后、最后等。
作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更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能让读者对……过程【流程】了解得更清楚。
程序顺序
定义: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按照事物发展的程序或步骤来安排说明的条理。
作用:能够清晰地展示事物发展的步骤和过程,使读者容易理解。
在实际写作中,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以便更清楚地说明事物。例如,一篇关于景泰蓝制作的文章可能会先介绍其历史背景,再按照制作过程中的时间顺序详细描述各个步骤,最后总结其艺术价值。
建议:在写作说明文时,选择合适的顺序能够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然后根据对象和目的选择最合适的顺序,同时注意在文章中合理运用标志性的时间、空间和逻辑词语,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