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内容。具体措施包括:
治污水:
通过截污纳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减少工业、农业、生活等各类污水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
防洪水:
加强堤防加固、河道疏浚和水库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排涝水:
优化排水系统,提升排水能力,防止城市内涝和农田水淹。
保供水:
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提高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抓节水:
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和节水设施建设,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
“五水共治”的意义在于通过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在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旨在通过治水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一轮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