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是 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出身于将门,自幼习武,英勇无畏,在明朝末年曾立下赫赫战功。他原镇守山海关,在明朝灭亡之际,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引清军入关,这一行为被许多人视为“卖国”,因为他帮助了满清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从而奠定了清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
吴三桂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后晋封为平西亲王。随清军征战四方,攻占西安、武昌、成都、重庆等重镇。后擢平西大将军,统兵进攻云贵,败李定国军,占昆明,在昆明杀害南明永历帝。旋受命总理云贵军政事务,封藩割据,拥兵自重。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其孙吴世璠嗣位。
吴三桂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他既被视为明朝的叛徒,也被视为清朝的功臣。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