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复词是指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种词语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文言文中。
偏义复词的构成通常是一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一个字是主,表示主要意义,另一个字是偏,起陪衬作用,不指称实际意义。例如:
浅深:
在“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中,“浅”和“深”是反义词,但在这里只取“深”的意义。
出入:
在“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出”和“入”都表示进入,但在这里“出”仅是陪衬,没有实际意义。
好歹:
在“有个好歹”中,“好”和“歹”是反义词,但在这里偏在“歹”。
吉凶:
在“吉凶未卜”中,“吉”和“凶”是反义词,但在这里偏在“凶”。
偏义复词在语境中的使用能够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