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最早被称为 司南。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磁性指向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据《古矿录》记载,它最早出现于河北磁山一带。司南的“司”意为“指”,“南”指南方,因此司南也就是指向南方的意思。司南最初是用天然磁铁矿石制作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子上,盘上刻着各个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来辨别方向。
到了宋代,指南针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航海等领域。南宋时,制成了独立仪器罗盘,普遍应用于航海。罗盘是指南针的一种形式,它由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和一个刻有方位的圆盘组成,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球的磁北极,从而帮助人们确定方向。
因此,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司南作为最早的指南针形式,对后世的导航和地理探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