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由纤维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和复合基体材料(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组成,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等特点。
层合板复合材料:
由多层不同材料交替排列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广泛应用于飞机、船舶等领域。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将颗粒状增强材料(如陶瓷颗粒、碳纳米管等)填充到基体中,形成一种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泡沫复合材料:
由合成泡沫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具有良好的隔热、减震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
金属基复合材料:
以金属作为基体,通过添加其他材料来改善性能,常见的金属基体包括铝、镁、铜、钛及其合金。
陶瓷基复合材料:
以陶瓷作为基体,增强材料可以是各种纤维和颗粒等。
高分子复合材料:
以合成树脂作为基体,常用的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结构复合材料:
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材料,基本上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与能连接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递力作用的基体组元构成。
功能复合材料:
除机械性能以外而提供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如导电、超导、半导、磁性、压电、阻尼、吸波、透波、磨擦、屏蔽、阻燃、防热、吸声、隔热等。
混杂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