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lè shàn hào shī,意思是 乐于行善,喜欢施舍。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心地善良,慷慨大方,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在经济上或物质上给予他人帮助。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语法用法
乐善好施是联合式成语,可以用作谓语或定语,用于赞扬心地善良的人。
近反义词
近义词:助人为乐、舍生取义
反义词:巧取豪夺、敲诈勒索、一毛不拔、下井投石、打家劫舍
示例
这位老太太自己省吃俭用,乐善好施,为乡邻称道。
老王一生乐善好施,得到过他帮助的人不计其数。
宋湜懿文多识,名动人主,至与李沅同命。虽去沅远甚,然乐善好施,士类归之,亦可尚也。
含义解析
乐:乐意
善:善事
好:喜欢
施:施舍
乐善好施的人通常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慈善活动,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相信通过帮助他人,可以带来快乐和幸福感,也能为社会建立更加和谐友善的环境。
总的来说,乐善好施是一种崇高的品德,体现了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