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读音为dōng chuáng,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基本含义是指 女婿。这个称呼源于东晋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与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具体来说,这个典故讲述的是东晋时期太尉郗鉴想要为自己的女儿找一个合适的女婿,于是他派了一个门客去丞相王导家挑选。门客回来后告诉郗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优秀,但在听说有人来选女婿时,都显得比较拘谨,只有一个年轻人躺在东边的床上,坦腹而卧,仿佛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一样。郗鉴认为这个年轻人表现出了豁达和自在,于是认定他是理想的女婿,最终将女儿嫁给了他。这个年轻人就是王羲之。
因此,“东床”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了对女婿的美称,并且沿用至今。在成语“东床快婿”中,也体现了这个词语的含义,用来形容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