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比例是指 招生院校单位,同一批次、同一计划性质、同一科类的招生计划数与投放考生档案数量之间的比例。具体来说,当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达到某科类某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后,高校可以调阅超过计划数一定数量的考生档案,这个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
投档比例的规定如下:
教育部规定:
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
院校自定:
招生院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同时又保证招生质量,故确定的投档比例一般都介于100%到120%之间。
特殊情况:
某些特殊类型招生(如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部分艺术类等)的高校专业可能不限定投档比例。
例如,如果某高校在某省招收100人,按照1:1.2的投档比例,那么它最多可以提取120人的考生档案,然后从中挑选100人予以录取,余下的20人档案将被退档。
投档比例体现了招生过程中的竞争程度和供求关系。当投档比例较高时,意味着报名人数相对较多,而录取名额相对较少,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这时,参与者需要具备更好的条件和实力才能脱颖而出,获得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