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黄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低温冻害:
在低温条件下,小麦叶片可能会因冻害而发黄,尤其是在低凹积水田块和岗地的迎风面。冻害前麦苗生长正常,但降温后几天内叶片发黄,常伴有变形和失水症状。
除草剂使用不当:
使用除草剂如甲基二磺隆或异丙隆等不当,可能导致药害,表现为叶片发黄或枯死。
渍害:
如果田间湿度大,土壤氧气不足,根系发育不良,会导致叶片发黄。渍害和冻害叠加时,危害更重。
前茬作物秸秆问题:
前茬作物秸秆粉碎不细或翻耕深度不够,可能导致秸秆多的区域小麦根系被架空,不能和土壤充分结合,出现“吊根苗”,表现为心叶稍轻,老叶更黄。
缺肥:
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主要养分或微量元素,导致小麦生长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出现发黄现象。
病虫害:
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害虫,都可能导致小麦叶片发黄。
播种不当:
播种过早或过晚,以及播种深浅不当,都可能影响小麦的生长,导致叶片发黄。
干旱:
降水不足、土壤干旱、寒风等不利气候条件会加剧土壤干旱,导致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
整地质量差:
田间土壤不平整,整地时导致旋耕机无法深翻,小麦播种在土质较硬的土层中,不利于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导致出现条状黄化的区域。
肥害:
过量施肥,特别是氮肥,可能灼伤小麦根部,导致小麦发黄。
病毒病:
小麦病毒病引起的发黄症状主要出现在新抽发的叶子上,新叶从叶尖到叶鞘部分逐步开始发黄,或者呈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绿相间的症状。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时灌溉、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以减轻小麦发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