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拉稀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鸡拉稀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毒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病毒等。这些病毒会攻击鸡的肠道,破坏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泻。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是鸡拉稀的常见原因,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弧菌、链球菌等。这些细菌会在鸡的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泻。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如原虫、蠕虫、绦虫、球虫、线虫等,会侵入鸡的肠道内,吸取营养,繁殖,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泻。
饮食问题
饲料不合适、受到霉菌污染、突然换料、鸡喝水太多等饮食问题也可能导致鸡只出现拉稀的症状。
环境问题
饲养环境不良,如鸡舍不清洁、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高、气温变化、水质问题、应激情况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鸡的消化系统功能,引起拉稀。
应激因素
鸡只暴露在一些应激性环境中,例如温度剧烈变化、噪音、疫苗接种等,会导致鸡只肠道不适应,进而引起拉稀。
药物使用不当
某些治疗药物的不当使用,尤其是过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鸡只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落平衡,导致拉稀。
肠道内酸碱平衡失调
由于季节、饲料、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内的PH值严重降低,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刺激肠道粘膜使肠蠕动加快,引起拉稀。
中毒
鸡由于用药或吃食不当引起机体中毒,如磺胺类药物中毒、高锰酸钾中毒、食盐中毒或霉菌毒素中毒时也会引起拉稀。
饲料品质差
饲料差,营养缺乏,劣质饲料太多,粗纤维含量高,饲料中缺乏VA、VE,从而破坏了肠黏膜,造成拉稀。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饮水添加:在饮水添加清温太保、利克太保、恩诺沙星或硫酸粘菌素等药物,治疗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拉稀。
拌料添加:在饲料中添加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等驱虫药物,杀灭肠道内的寄生虫。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鸡舍的通风,确保圈舍有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定期清理饮水设备,使用清洁的水源。
合理换料: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让鸡群逐渐适应,避免突然换料导致的肠道应激。
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
通过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鸡拉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