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máo sè dùn kāi。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忽然理解、领悟了某种道理,解开了心中的疑问。它出自《孟子·尽心下》中的一段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在这个成语中,“茅”指的是茅草,“塞”是堵塞的意思,“顿”表示立刻、马上,“开”则是开通、畅通。整体来看,“茅塞顿开”用来形容原本闭塞的思路因为受到启发而突然变得畅通无阻。
例如:
1. 阅读了那本哲学书籍后,她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思想上的困惑瞬间茅塞顿开。
2. 正当我困惑不解的时候,他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
3. 不要避免与比自己成绩好的人说话,他们有很多地方是你所没有的。应该向他们学习。必要的时候厚脸皮一点,向比自己强的人多请教一些东西,探讨一些学习的方法。这些人往往是能够给你最大帮助的人,他们的无意的一句话,也许会使你茅塞顿开。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或者形容某种困惑或难题被突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