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ù bù shí dīng,意思是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人一个字也不认得,通常用来比喻没有文化或学识。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其中有“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的记载,强调了识字的重要性。
此外,与“目不识丁”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而它的反义词则是“学富五车”和“满腹经纶”,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
在使用“目不识丁”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它的语法功能,它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在句子中构成主谓结构。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时,可以说“他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