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纪念与礼拜
舍利是佛或高僧圆寂后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常被用作纪念和礼拜的对象。它们被视为神圣的物品,供人们膜拜和供奉,以表达对佛陀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消灾免难
持有舍利被认为可以消灾免难,避灾解难。通过供奉舍利,人们可以逢凶化吉,万事大吉,并受到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与尊敬,避免非人、魔障的干扰。
功过加倍
舍利具有强大的法力,持有者若诵经念佛,其功德可增至千万倍,而口业之过也会相应加重。这种效应使得持有舍利者在修行上更容易取得成就。
重业轻报
持有舍利可以减轻过去的业障,使业报减轻。这对于修行者来说,意味着通过积善行德,可以改善自身的命运,减轻前世所造恶业的报应。
往生极乐世界
临命终时,若含服一颗舍利,业力较轻者或上等根基者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业力较重者则不必堕入三恶道,来生得闻佛法并即生解脱。
弘法价值
舍利不仅是个人修行的成就象征,还具有弘法的价值。它们可以激发信徒对佛法的信仰和恭敬之心,促进佛法的传播和发展。
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舍利的产生科学上尚无定论,有说法认为与僧人素食习惯、火化时细小骨头结晶或人体内结石物质有关。然而,这些解释并未得到广泛认可,舍利的神异现象仍然是一个谜。
综上所述,舍利在佛教中不仅是修行成就的象征,还具有多种超自然的力量和弘法价值。它们被广泛认为能够保佑信徒消灾免难、积善行德,并在修行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