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是 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它们是太阳系中数量最多的天体,广泛分布于近地轨道到小行星带、柯伊伯带,乃至更遥远的空间。小行星一般被认为是由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微行星演变而来。
命名:
小行星的命名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执行,第一颗小行星于1801年发现。
分布:
小行星主要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也有部分小行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内到土星的轨道以外的空间中。
大小:
小行星的大小范围很广,从直径几百米到最大的760公里不等。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Ceres),直径约1000公里。
轨道:
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轨道倾角和公转周期各不相同。
组成:
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有些还含有冰。
发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太阳系内已有1026572颗小行星被确认,其中约57%已有正式编号。
小行星的研究对于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