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岩体

时间:2025-03-03 22:32:09 娱乐杂谈

岩体是指在一定工程范围内,由包含软弱结构面的各类岩石所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地质体。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并与工程建筑有关。岩体由各种各样的岩石组成,并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受了构造变动、风化作用和卸荷作用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改造,因此,岩体经常被各种结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所切割,使岩体成为一种多裂隙的不连续介质。岩体的多裂隙性特点决定了岩体与岩石(单一岩块)的工程地质性质有明显不同。

岩体的工程性质首先取决于这些结构面的性质,其次才是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在大自然中,多数岩石的强度都是很高的,对于一般工程建筑物的要求来说,是能够满足的,而岩体的强度,特别是沿软弱结构面方向的强度却往往很低,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因此,从工程实践的客观需要来看,研究岩体的特征比研究岩石的特征更为重要。

岩体结构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是指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软弱夹层及不整合面等。结构体是指岩体被结构面切割后形成的岩石块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与组合特征便形成了岩体结构。所谓岩体结构,就是指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合特征,它既表达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组合,又反映了结构体的大小、几何形式及排列。

在工程实践中,岩体的稳定性和承受工程建筑及运转过程传来的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施工期间和运转期间部分工程甚至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关系着工程的成败,故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