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是 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它属于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藏传佛教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在佛教的修行方式与戒律上,两者并不相同,也无直接必然的关系。
藏传佛教的主要传播地区包括整个青藏高原的藏族地区,以及内外蒙古、印度(部分地区)、锡金(被印度吞并)、尼泊尔和不丹。在历史上,藏传佛教经历了初传、中兴、鼎盛和走向世界四个阶段,从7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佛教法规,到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再到10世纪后期佛教在吐蕃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扶植下复兴,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主要宗派包括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和格鲁派(黄教)等。这些宗派在修行方式、教义解释和宗教实践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大乘佛教的基本原则,并融合了苯教等本地宗教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体系。
藏传佛教的标志是法轮与鹿,象征着佛法生生不息,万物皆有佛性,纪念佛主在野鹿苑初转法轮。藏传佛教的寺庙和修行者通常使用藏语文进行教学和学修,这也体现了其深厚的藏族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