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次栉比的成语解释
鳞次栉比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排列得非常密集且整齐。在这个成语中,“鳞”指的是鱼鳞,“栉”是梳篦的总称。这个成语通过比喻,将排列有序的事物比作鱼鳞和梳子齿,从而形象地描绘出它们紧密且有序的状态。
成语的出处和用法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周颂·良耜》,原文是“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意味着建筑物高大如城墙,密集如梳齿。在用法上,鳞次栉比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常用于形容房屋、船只等物体的密集排列。
成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密密麻麻、鳞萃比栉
反义词: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成语的例句
1. 大街上的商店鳞次栉比,非常热闹。
2. 城市的建筑物鳞次栉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 深海中的鱼群游动,宛如鱼鳞般鳞次栉比。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鳞次栉比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密集且整齐的排列,常用于形容房屋、船只等物体的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