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出处与释义如下:
出处:
最早见于佛教经典《楞严经》,其中有“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稍,驱入城门”的描述。
原始含义:
在佛教中,“牛头马面”原指地狱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负责在阴间巡逻和搜捕逃跑的罪犯。
引申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头马面”逐渐演变为比喻各种丑恶或凶恶的人。它常用来形容那些面貌丑陋、行为凶恶的人,或者指某些人的丑态。此外,在某些语境下,它也可以指各种丑陋凶恶的走卒或打手。
综上所述,“牛头马面”这个成语源于佛教经典,后来演变为比喻各种丑恶或凶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