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武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武器名称及其详细信息:
歪把子
学名: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
别名: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特点:瞄准基线偏于枪面轴线的右侧,枪托从右侧偏出以适应瞄准,因此得名“歪把子”。
捷克式轻机枪
正式名称:ZB26式轻机枪
别名:国营布尔诺兵工厂26式
特点:基于ZB24式轻机枪发展而来,1926年正式定型生产,射击精度高,在中国各支军队装备数量广泛。
斯登冲锋枪
类型:英国制造
特点:价格廉价,性能中等,二战期间被远征军使用,但弹药问题导致其并不通用。
汤普森M1A1冲锋枪
类型:美国制造
特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研制,价格昂贵,未得到军方认可,但在一些抗日剧中频繁出现。
盒子炮
别名:驳壳枪、匣子枪、自来得、快慢机和二十响
特点:游击队长常用的配枪,枪身纤细,握把粗壮,俗称“鸡腿撸子”,学名“南部14式手枪”。
撸子
类型:多种型号
特点:因每次开枪需拉套筒而得名,包括“枪牌撸子”、“剑牌撸子”等型号,常见于《小兵张嘎》等剧中。
王八盒子
学名:南部14式手枪
特点:枪管纤细,枪身和握把显得粗壮,比例不匀称,俗称“鸡腿撸子”。
老套筒
别名:汉阳造
特点:最早生产与湖北汉阳兵工厂,是洋务运动产物,从辛亥革命到抗美援朝期间一直是中国军队的标志性枪支。
水连珠
学名:莫辛—纳甘步枪
特点:苏联制造,采用无烟火药,射击时烟雾少,枪声清脆,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
M1941式约翰逊半自动步枪
类型:美国制造
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选作制式武器,装备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
Kar98k毛瑟步枪
类型:德国制造
特点:由Gew.98式步枪改进而来,重量约为4公斤,有效射程800米,是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制式步枪。
99式狙击步枪
类型:日本制造
特点:基于三八式6.5mm步枪改进,是二战结束前日本军队装备的新一代军用制式步枪。
这些武器在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频繁出现,成为展现那个时代军事装备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