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山右。省会为太原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山西省北依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南瞰中原大地与河南省接壤。
山西之所以被简称为“晋”,源于先秦时期的晋国。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山西周围地区基本都属于晋国。晋国中大多数人姓姬,但姬姓子弟中有人觊觎皇位,遭到晋国国君大规模屠杀。最终,韩、赵、魏、知四家成为晋国的新势力,联手灭掉知家,瓜分晋国,标志着春秋结束,战国时代开始。韩国后期从山西迁都至河南新郑,赵国从山西太原迁都至河北邯郸,魏国从山西运城迁都至河南开封。
此外,山西省的简称“晋”还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山西位于太行山的西侧,因此得名“山西”。在明朝划分全国行政区时,山西设置了山西布政使司和山西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管理行政与军事的机构,山西二字就开始流传,到了清朝,沿用了山西二字,设置山西省,一直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这个简称不仅源于历史上的晋国,还与地理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