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指代以下两个人物:
春秋时期楚国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伯牙鼓琴时,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这个故事被传为佳话,成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在古代中国,子期也用来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寓意子孙有所作为或有所成就。
子期还借指知音或知己,如李山甫的诗中提到的“子期师旷”。
综上所述,“子期”主要指钟子期,同时也有后代或子孙、知音或知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