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是一种 传统丧葬方式,主要流行于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中。其核心理念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认为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灵魂将进入新的轮回。天葬的具体做法是将尸体运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其他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不仅是一种丧葬习俗,也是藏民族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乐观的生死观,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天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传入西藏而逐渐流行起来。在藏传佛教中,天葬被视为一种布施行为,即死者将自己的肉体奉献给秃鹫等有形的生灵和无形的神灵,以此作为最后一次的善行。天葬与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方式。
天葬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停尸:
人死后,尸体被擦洗干净,亲属们围着遗体进行跪拜、祈祷,配合喇嘛诵经超度。
送别仪式:
天葬师带着遗体和几个亲属去天葬台,其他人不能去。
天葬台:
天葬场通常有固定的地点,天葬师会先焚香供神,点燃桑烟引来鹰鹫。
尸解:
天葬师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
喂食:
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处理剩余:
如果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
天葬不仅是一种丧葬习俗,也是藏民族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顺应。通过这种方式,死者被视为以另一种形式回归自然,灵魂得以解脱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