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小演员的陷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虚假宣传与承诺
诈骗团伙会冒充电视台或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承诺提供节目录制、电影电视剧拍摄等机会,以此吸引家长和孩子参与。
他们会夸大孩子的天赋,承诺每个家长都能让孩子成为主角,从而让家长和孩子对参与招募活动充满期待。
高额费用与隐形收费
在招募过程中,诈骗者会收取高额的费用,如19800元或更多,用于所谓的“试镜”和培训。
这些费用通常包括影视技能指导、节目策划、拍摄定妆服饰食宿、制作、包装、宣传推广等,而且费用明细往往模糊不清,存在额外隐形收费。
非专业团队与虚假身份
诈骗者往往不是真正的电视台工作人员,而是暑期兼职的大学生或其他非专业人士,他们使用伪造的电视台工作证件和台标来误导家长。
这些所谓的“编导”在街头采访十分业余,使用的设备也显得简陋和不专业,如没有连接线的麦克风。
模糊合同与维权困难
诈骗者会与家长签订一份看似正规的《参演协议》,但合同内容模糊,存在多处漏洞,使得家长在维权时面临困难。
合同中可能会包含一些不合理的条款,如高昂的违约金,或者规定家长无法在拍摄过程中对内容提出异议。
利用家长心理与情感
诈骗者会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通过夸赞孩子有天赋等手段,让家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上当受骗。
他们还会在面试过程中制造一种紧张和急迫的氛围,让家长在压力下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后续服务与承诺未兑现
即使家长支付了高额费用,也可能无法获得承诺的拍摄机会或电视节目录制。
部分家长反映,他们支付费用后,实际得到的培训内容与其宣传的不符,且后续服务难以兑现。
综上所述,招募小演员的陷阱主要涉及虚假宣传、高额收费、非专业团队、模糊合同、利用家长心理以及后续服务未兑现等方面。家长在为孩子报名参与此类活动时,应保持警惕,仔细核实相关机构的资质和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