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秦腔演员中,较为知名的有以下几位:
孟遏云(原名孟小光),陕西长安人,1923年出生,是陕西最早的秦腔女演员。
孟广华,孟遏云的父亲,易俗社早期须生演员,在易俗社的十多年间演出了多部经典剧目。
王玉芳,在自家戏班庆义社打炮,被称为“七岁红”。
颜春苓,西安市西郊北窑头村人,九岁进长庆社学戏,后改为丑行和生角,演出过多部旦角戏和生角戏。
殷守中,1923年生于陕西省乾县,工花脸,1938年进晓钟社学艺。
董化清,1915年生,祖籍河南洛阳,工青衣。
阎更平,1918—1982,陕西长安曹村人,工须生,1932年入甘肃平凉平乐社学艺。
朱喜凤,早期在兰州开女子唱秦腔演坤角的先河。
吕明发,1923年3月出生于陕西宝鸡,1930年起随父学艺,是秦腔名家。
贠宗翰,1940-2015,陕西咸阳人,著名秦腔须生表演艺术家。
康少易,1943年出生在西安梨园世家,国家一级演员,享有“秦腔武生泰斗”之称。
李爱琴,1954年参加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开始系统练功和学文化,是《周仁回府》最成功的周仁扮演者之一。
焦晓春,生于1932年,工须生,曾演《辕门》等戏。
任哲中,与焦晓春同时期在兴平演出,工须生。
安万,1978年6月30生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老君乡,主攻须生和花脸。
这些演员在秦腔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秦腔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