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演员的身姿可以通过以下成语和句子进行形容:
南腔北调: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字正腔圆: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梨园子弟:
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绕梁三日: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插科打诨:
戏曲中的滑稽动作和说白。
东倒西歪:
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形容演员表演的气势磅礴,如同在苍茫大地上一剑尽挽破,表现出繁华落尽后的寂寥。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演员表演时姿态优雅,如同斜倚云端,尽管他人嘲笑,依然保持自我。
和着京剧的配乐,她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做出种种百般的行动,连停上去的姿态都是那样的精致:
形容演员在表演中的身姿和动作非常精致和协调。
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头:
形容演员的手势优美,如同兰花和荷叶般柔美。
京剧中某个脚色上场后,经过念白、歌颂,可以标明舞台是他的书房:
形容演员通过念白和歌颂,展现出其独特的舞台气质和身姿。
这些成语和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描述以前演员的身姿和表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