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女演员的脸部化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拍底色
底色由红、白色的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
底色的深浅要根据舞台灯光的强弱、人物的年龄、身份而加以区别。
拍底色的顺序是先脑门、鼻子、下巴,后拍两颊、两腮和脖子。注意要拍均匀,不要有明显的红白界线。
涂腮红
以大红色化妆油彩为主,略加玫瑰红色。
方法是从眼窝、鼻梁两侧开始,压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间向两侧,由深渐浅地均匀拍打,直到与底色融为一色。
上眼皮部位为最红,要注意鼻梁、嘴角与底色衔接的部位要自然过渡。
定妆
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层薄薄的脂粉,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脸上。
敷粉应先从脑门、鼻梁和底色部分开始,然后敷腮红部分,敷好后再用刷子轻轻掸去浮粉。
涂胭脂
用大红、荷花、赫红等颜色的胭脂涂在腮红的部位。
方法是从眼窝和鼻梁两侧,眉毛以下开始,自上而下、由浅至深。
重点要突出的是上眼皮,下眼皮和两颊要逐渐过渡到与底色一样的深浅。
画眼圈
根据演员的眼睛大小、脸型胖瘦,进行比例的夸张。
画眼圈用的是眉笔或锅烟子,从下眼皮画起,加宽上下眼圈的轮廓线。
旦角演员基本是以凤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给人妩媚之感。
画眉毛
用锅烟子和眉笔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础上加以夸张。
如青衣、花旦要画柳叶眉;武旦、刀马旦要画剑眉;彩旦要画八字眉。
画眉毛的长短粗细曲直也要结合演员的脸型、五官的特点,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弥补。
画嘴唇
用大红油彩勾画上下嘴唇的轮廓。
其画法即采取以演员的嘴唇进行相反相成的原理进行勾画。
如嘴大的,可画小画薄;嘴小的可画大画厚;嘴鼓的,可画瘪;嘴瘪的,可画鼓。
贴片子
贴片子主要是为了模仿古代妇女的发型,同时也能修饰演员的脸型。
贴片子要根据演员的脸型进行修饰,中间大弯在正中间,宽窄、高度一般为3指宽,第二个小弯在距离眉头一指的延长线上,第三个小弯压在眉峰的位置,第三个小弯在眼尾的延长线,左右对称。两个大柳贴在脸颊两侧,底部要整齐,出尖。
梳头与戴头面
勒头就是用布带子把头勒紧,把眼睛吊起来,以便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型、性。
配带假发头套,要把假发和真发放在一起,整平。如果真发太少可以填充假发发包。
水纱压住,脑后交叉,缠紧、展平,尾巴藏好。多个发包任意组合,用插针固定牢固,平均一个发包两个小卡子。加上小辫子更显活泼可爱。钻石头面装饰,耳边要配戴鬓花。
这些步骤完成后,京剧女演员的面部妆容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造型和服饰的搭配,以展现出角色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