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上职称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条件:
申报人员范围
包括在非公有制组织、社会组织中从事戏剧工作的从业人员,以及戏剧职业工作者。
申报方法
新文艺群体从业人员没有工作单位的,可通过所在文联协会申报职称。例如,戏剧类新文艺群体职称可通过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申报。
任职年限与年度考核
在规定任职年限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有基本合格等次或未确定考核等次的年份,任职年限累计计算;有不合格等次的,从考核不合格年份的次年重新计算任职年限。
继续教育
按照要求参加继续教育。
演出场次要求
申报三级、二级、一级职称的演职人员,年演出场次不得低于本单位演出场次的70%。
学历和任职年限条件
三级演员:具备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本专业四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取得本专业四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级演员: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三级演员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三级演员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一级演员: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二级演员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二级演员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二级演员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取得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
业绩与荣誉
在大型新作品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获得国家或省级表演奖项。
在中小型新作品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获得国家或省级表演奖项。
在剧团大型传统或保留剧目中领衔主演5部戏以上,演出20场次以上。
在省会以上城市公共专业剧场面向社会成功举办个人演出专场,或由省以上专业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表演专辑,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评价机制
职称评选以同行专家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采取专家评审、专业考试、业绩展示、实践操作、个人述职、面试答辩、考核认定等多种评价方式。
品德要求
将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艺术专业人员的政治立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从业操守。
诚信承诺与惩戒机制
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或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建议
提前规划:戏曲演员应根据自身情况,提前规划好职称晋升的路径,确保符合各项申报条件。
积累业绩:在职业生涯中,多参与重要演出和作品,积累丰富的表演经验和业绩,以提升职称评定的成功率。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满足职称评审中对高学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
注重品德: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以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