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学进度表是教师用来规划和管理课程教学进度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每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内容、学时分配以及考核方式。下面是一个编程教学进度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点,以Python编程基础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基本结构
课程名称:课程的名字。
授课学时:课程总共的学时数。
主讲(责任)教师:负责授课的教师姓名。
参与教学教师:协助授课的教师姓名(如果有的话)。
授课班级/人数:授课对象的班级和人数。
专业(教研室):课程所属的专业或教研室。
填表时间:进度表的填写日期。
专业(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的姓名。
教务处编印:教务处的印章或负责人签名。
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简要说明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例如掌握Python基础入门知识、函数、面向对象编程等。
教学周次: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周,每周安排特定的教学内容。
周次课次:每一周中具体的教学次数。
时数:每一课时的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模块一、模块二等。
学习任务:每一课的学习任务或目标。
作业次数:课后作业的次数。
辅导次数: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次数。
示例
| 课程名称 | 授课学时 | 主讲(责任)教师 | 参与教学教师 | 授课班级/人数 | 专业(教研室) | 填表时间 | 专业(教研室)主任 | 教务处编印 |
| --- | --- | --- | --- | --- | --- | --- | --- | --- |
| Python编程基础 | 48 | 张三 | 李四 | 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 2024-02-01 | 王五 | 2024-02-05 |
教学内容:
第1周:Python环境搭建、Python基础入门
第2周:函数
第3周:面向对象编程(上)
第4周:面向对象编程(下)
第5周:实用模块
第6周:图表绘制
学习任务:
第1周:安装Python环境,熟悉Python基本语法。
第2周: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第3周: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学会创建和使用类。
第4周:学习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编程高级特性。
第5周:学习Python中常用的内置模块。
第6周:学习使用Matplotlib等工具绘制图表。
作业次数:每周1次。
辅导次数:每周1次。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教学进度表应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学生需求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此外,教学进度表应该定期更新以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