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是一种在制造后可以通过编程来改变其逻辑功能的电子器件。它们通常用于实现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灵活和可定制化。以下是关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一些关键信息: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类型
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简称PAL):一种早期的PLD形式,其逻辑功能由硬件描述语言(HDL)定义,并通过编程来配置。
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简称PLA):另一种早期的PLD形式,其逻辑功能也是通过编程来配置,但结构与PAL有所不同。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一种现代PLD,其逻辑功能由用户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或图形化设计工具进行编程。
编程方式
熔丝或反熔丝:早期的PLD使用熔丝或反熔丝技术来存储编程信息,这些器件在编程后无法更改。
CMOS工艺:现代PLD通常使用CMOS工艺,编程单元为叠栅MOS管,允许在编程后更改逻辑功能。
开发系统
硬件和软件:PLD的编程开发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PLD芯片本身,软件部分包括用于编写、仿真和测试设计的工具。
优点
灵活性:PLD允许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根据需要修改电路,直到对设计工作感到满意为止。
降低成本:与定制固定逻辑器件相比,PLD无需投入大量的前期工程资源(NRE)成本,设计完成后可快速投入生产。
应用
数字系统:PLD广泛应用于数字电子系统,如网络路由器、DSL调制解调器、DVD播放器、汽车导航系统等。
通过以上信息,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概念、类型、编程方式及其在数字电子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