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程修改程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确定编程原点
选择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作为编程原点。
编写程序单
根据加工工艺和加工路线,使用数控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单。编程语言通常包括指令字、地址符和数字等组成部分。
程序校验和调试
编写完成的程序需要进行校验和调试,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可以使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程序仿真,检查程序的运行轨迹和加工效果。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改程序,直到程序满足加工要求为止。
修改程序
在编写或修改程序时,通常需要将设备停止运行(STOP状态),然后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打回到RUN状态以继续运行程序。
输入数控机床
将加工程序输入数控机床的方式有:光电阅读机、键盘、磁盘、磁带、存储卡、连接上级计算机的DNC接口及网络等。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键盘直接将加工程序输入(MDI方式)到数控机床程序存储器中或通过网络传输。
使用开发工具
如果使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辅助编程,可以通过启用开发者选项卡,录制宏,然后查看和编辑录制的宏来进行程序的修改。
遵循编程规范
编写程序时应注意规范性,便于表达和交流,并充分熟悉所用数控机床的性能与指令,掌握各指令使用的技巧和程序段编写的技巧。
仿真和验证
在实际加工前,使用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验证,确保程序在实际加工中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手工编程的修改和调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指导机床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