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测量机(CMM)的编程可以通过两种主要方式进行: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以下是这两种方式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手动编程
设定测量任务
确定需要测量的物体和测量要求,包括物体的形状、尺寸、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等。
创建测量程序
使用三坐标测量机的编程软件(如CMM-Manager、Metrolog、PC-DMIS等)创建测量程序。测量程序是一系列的指令,用于控制测量机的运动和采集数据。
定义坐标系
根据测量任务,定义物体的坐标系。坐标系确定了原点和方向,用于定位和测量物体。可以选择用工件坐标系或基准坐标系。
建立比对模型
根据物体的CAD模型或样品制品建立比对模型。比对模型是一个与实际物体相似或匹配的模型,可以用于比对和分析测量数据。
设置工具和传感器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传感器,如接触式探针、非接触式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等。
编写测量程序
根据测量任务和测量机的运动能力,编写测量程序。程序包括运动指令、探针触发指令、数据采集指令等。还需考虑误差校正、过滤和平滑功能。
运行测量程序
将编写好的测量程序加载到三坐标测量机上,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然后运行测量程序,进行实际测量。
数据分析和报告
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导入测量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比对、拟合、统计和可视化等处理。根据需要,生成测量报告和图表。
优化和验证
根据测量结果和分析,可以对测量程序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还需要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动编程
明确零件图纸的要求
确定需要测量的元素和大致的先后顺序。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
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比如迭代法或者质心法等。
建立坐标系
先建立零件的粗坐标系,然后使用自动测量元素精建零件坐标系,再运用自动特征功能进行测量所需的特征元素。
确定基准类型
确定用哪些元素作为基准来建立零件坐标系,采用建立坐标系方法。
选择测头组件及测头角度
根据零件的安置方位及被测元素,选择合适的测头组件及测头角度。
执行测量
在确认测量程序和参数无误后,进行正式的测量。根据测量程序的指导,机器会自动执行测量操作,并生成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精度和稳定性: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对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安全问题: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碰撞、确保稳定性和清洁度等。
指令的正确性:在编写加工程序时,需要注意指令的正确性和可读性,以便后续的修改和维护。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三坐标测量机的编程,确保测量任务的高效和准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