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切槽循环指令用于提高切槽效率和精度。以FANUC系统的G75指令为例,其基本格式如下:
```plaintext
G75 R(e);
G75 X(U)_ Z(W)_ P(Δi) Q(Δk) R(Δd) F(f);
```
其中:
`R(e)` 表示每次切削的深度,单位是毫米。
`X(U)_ Z(W)_` 表示切槽的起始坐标和结束坐标。
`P(Δi)` 表示切槽的起始位置相对于工件原点的偏移量。
`Q(Δk)` 表示切槽的结束位置相对于工件原点的偏移量。
`R(Δd)` 表示每次切削的半径,单位是毫米。
`F(f)` 表示进给速度,单位是毫米/分钟。
```plaintext
G75 R(2); // 每次切削深度为2毫米
G75 X10.0 Z5.0 P(0) Q(10.0) R(5.0) F(500); // 从X10.0 Z5.0开始,切到X0 Z10.0,每次切削半径为5毫米,进给速度为500毫米/分钟
```
在这个示例中:
`R(2)` 指定了每次切削的深度为2毫米。
`X10.0 Z5.0` 指定了切槽的起始坐标为(10.0, 5.0)。
`P(0)` 指定了切槽的起始位置相对于工件原点的偏移量为0毫米。
`Q(10.0)` 指定了切槽的结束位置相对于工件原点的偏移量为10.0毫米。
`R(5.0)` 指定了每次切削的半径为5毫米。
`F(500)` 指定了进给速度为500毫米/分钟。
请根据具体的数控系统和加工需求调整上述指令中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