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锻件程序图纸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南:
绘制锻件图
简化锻件外形:为了简化锻造工艺,零件上的小孔、凹档、台阶等局部可以加上余块而不予锻出。是否加余块要依据零件的外形、尺寸、锻造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来确定。
确定加工余量和锻件公差:
机械加工余量:为使零件具有确定的加工尺寸和外表粗糙度,在零件外表需要加工的局部,在锻件上留一层供作机械加工用的金属。
余块:为简化锻件外形及锻造过程,在锻件的某些地方添加一些大于机械加工余量的金属。
锻件公差:锻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所允许的误差,公差值的大小是依据锻件外形、尺寸并考虑生产的具体状况而定的。
绘制锻件图:在锻件图上,规定用粗实线绘出锻件的外形,用双点划线绘出零件的主要外形。锻件的尺寸、公差标注在尺寸线上面,零件的公称尺寸加括号后标注在相应尺寸线下面。如果锻件带有检验试样、热处理夹头,应在锻件图上注明其尺寸和位在图上无法表示的某些要求,以技术条件的方式加以说明。
计算锻件的质量和坯料规格
根据锻件的质量要求,计算所需的坯料质量和规格。这包括考虑加热时坯料外表的氧化烧损以及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金属质量。
拟定锻造工序方案
选择所需的设备及工具,确定锻造火次及加热和锻后冷却规范,以及热处理规范。
填写工艺卡片
将锻件工艺方案的内容填写在工艺卡片上,作为锻件生产的基本文件之一。工艺卡片一般包括锻件名称、图号、锻件图、坯料规格、质量、尺寸和材料牌号、锻件质量和技术要求、加热火次和工序变形过程、工具简图、锻压设备、加热和冷却规范、工时定额、热处理方法和验收方法等项目。
编程
手工编程:由工人根据工艺要求手动编写程序,需要工人具备较高的编程技能和经验。优点是灵活性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但过程繁琐且耗时长,容易出现误差。
CAM软件编程:通过使用CAM软件生成加工路径和程序,自动排样、优化路径,克服零件形状复杂等优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缺点是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对操作人员的使用技能有一定的要求。
CAD编程:通过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创建锻打件模型,并生成相应的加工程序。常用的CAD软件包括SolidWorks、AutoCAD等。
生成G代码
G代码是一种数控编程语言,用于控制机床进行加工操作。在锻打件加工中,可以使用G代码来定义刀具的移动路径、加工速度和深度等参数,实现精确的锻打加工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锻件程序图纸的编制,确保锻件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