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的格式主要包括 G代码和M代码,以及一些辅助指令。以下是数控编程格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程序头
包含文件名、程序名称、刀具长度补偿和坐标系设定等信息。
例如:`O1234;`(程序号),`N1 G90 G54 G17 G40 G49 G80;`(程序名和初始设置)。
程序体
包含具体的加工指令,如G代码、M代码、坐标点和刀具路径等。
例如:
```
N5 G01 X50 Y50 F500; // 直线插补
N6 G02 X100 Y100 I50 J50 F300; // 圆弧插补
N7 G03 X150 Y50 I50 J-50 F300; // 圆弧插补
N8 G00 X100 Y100; // 快速定位
```
程序尾
包含一些必要的结束指令和自停符,如`M30`(程序结束并返回程序头)。
指令格式
G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和功能,如直线插补(G01)、圆弧插补(G02/G03)、快速定位(G00)等。
M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启动主轴(M03)、停止主轴(M05)、开启冷却液(M08)等。
其他辅助指令:如F代码(进给速度)、S代码(主轴转速)、T代码(刀具选用)等。
程序结构
程序起始:通常以特定的起始代码开始,如ISO标准中的`%`,EIA标准中的`ER`。
程序名:由英文字母和1~4位正整数组成,或由英文字母开头,字母数字混合组成。
程序主体:由若干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由若干字组成,每个字又由一系列字符与数字组成。
程序结束:以程序结束指令结束,如`M30`。
坐标系
绝对坐标系:使用绝对坐标值进行编程。
增量坐标系:使用增量坐标值进行编程。
刀具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使用G41/G42进行半径补偿,G40取消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使用G43/G44进行长度补偿。
编程语言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种数控系统。
EIA标准: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的标准,主要用于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数控系统。
Fanuc标准:日本Fanuc公司的标准,主要用于其数控系统。
总结
数控编程的基本格式是 程序头 + 程序体 + 程序尾,其中程序体是最重要的部分,包含了一系列指令,用于描述加工工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方式。编程时,需要严格按照具体机床使用说明书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