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枳图编程涉及将车削图纸中的信息转化为机床能够执行的指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编程流程和步骤:
零件图绘制
首先,需要绘制零件图,确保图纸上标明了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要求。这通常使用CAD软件完成。
建模与编程准备
在UG软件中建模零件,完成建模后进入编程准备界面。
选择“加工(N)”选项,进入加工准备界面。
在“加工环境”中选择“CAM会话配置”,选择“lathe(车床)”。
在“要创建得CAM设置”处选择“turning(回转体)”。
常用编程指令
F功能:控制切削进给量,有两种格式:每转进给量(G99 F~ F后面的数字,单位mm/r)和每分钟进给量(G98 F~ F后面的数字,单位mm/min)。
S功能:控制主轴转速,包括最高转速限制(G50 S~ S后面的数字,单位r/min)、恒线速控制(G96 S~ S后面的数字,单位m/min)和恒线速取消(G97 S~ S后面的数字)。
T功能:设置刀具功能(如T0300表示取消刀具补偿)。
M功能:控制程序暂停与继续,例如M00表示程序暂停,M03表示主轴正转等。
车削坐标系设置
车削坐标系的原则是方向与机床坐标轴一致。
X轴原点通常定义在零件的回转中心,Z轴原点由零件的装夹位置确定。
确保加工坐标系(MCS)和工作坐标系(WCS)在同一坐标原点,并注意坐标轴方向。
刀具选择与编程
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如钻头、铣刀、镗刀等。
编写加工程序,定义加工路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参数。
具体编程示例
例如,使用三十五度外圆刀,设置毛坯直径30,O1234,M03 M08,G99 S1500,T0101,G00 X22 Z2。
选择三把刀具,1号刀为外圆车刀,2号刀为3mm的切槽刀,采用对刀仪,以1号为基准,3号刀刀尖相对于1号刀刀尖在Z向偏量15mm。
工件图样尺寸分布情况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O取在工件内端面处,刀具零点坐标为(200,350)确定切削用量。
按先主后次的加工原则,确定走刀路线,方向为自右向左,具体路线为:先倒角(1×45°)→切削螺纹的实际路径φ47.8→切削锥度部分。
编程输入完后按下保存,完成数控车床车葫芦编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车枳图中的信息转化为机床能够执行的指令,从而实现零件的精确加工。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仔细检查图纸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调整编程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