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超高怎么编程

时间:2025-02-27 09:56:42 明星趣事

桥面超高的编程涉及到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步骤,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超高计算及编程的步骤:

计算超高

超高H的计算公式为:\[ H = \frac{11.8 \times V^2}{R} \]

其中,\( V \) 是车辆的平均速度(km/h),\( R \) 是桥梁的半径(m)。

计算欠超高和过超高

欠超高计算公式为:\[ h_1 = \frac{b}{2} - k_1 \]

其中,\( b \) 是桥梁墩台底部到桥面的距离(m),\( k_1 \) 是设计规定的最小高度(m)。

过超高计算公式为:\[ h_2 = \frac{b}{2} + k_2 \]

其中,\( k_2 \) 是设计规定的最大高度(m)。

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

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 Lc \)的计算公式为:\[ Lc = B \times \frac{i}{p} \]

其中,\( B \) 是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 i \) 是超高横坡度与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 \( p \) 是超高渐变率(m)。

编程步骤

根据上述公式,编写一个程序来计算超高、欠超高和超高过渡段长度。

程序可以使用三菱PLC或西门子PLC进行编写,具体选择哪种PLC取决于系统的规模和需求。

编写程序时,需要定义变量和常量,如桥梁半径、车辆速度、超高横坡度等,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输出。

示例代码(伪代码)

```pseudo

定义变量

V = 平均速度(km/h)

R = 桥梁半径(m)

b = 桥梁墩台底部到桥面的距离(m)

k1 = 设计规定的最小高度(m)

k2 = 设计规定的最大高度(m)

i = 超高横坡度与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

p = 超高渐变率(m)

计算超高

H = 11.8 * V^2 / R

计算欠超高和过超高

h1 = b / 2 - k1

h2 = b / 2 + k2

计算超高过渡段长度

Lc = B * i / p

输出结果

输出超高H

输出欠超高h1

输出过超高h2

输出超高过渡段长度Lc

```

建议

在实际编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桥梁设计和车辆行驶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程序的可靠性,以避免计算错误。

如果需要更复杂的计算或控制逻辑,可以考虑使用更高级的编程语言和工具。